高血压患者的营养膳食
公共高级营养师第39期学员孙宏雨
【摘要】: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已占全球人口死亡原因的30%,其中62%的脑卒中和49%的心肌梗死都是由高血压引起的。我国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成人血压普查,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加,总体上成明显上升趋势。2002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27万人群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现在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高、增长趋势明显、危害性增高,然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因此,高血压的防治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让广大人群、高血压患者及其家人对高血压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并结合自身病情和需要,从经济、家庭、健康的角度出发,唯有科学预防、合理调节营养膳食才是万全之策,高明之举。
【关键词】:高血压 营养 膳食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前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约占所有高血压的95%,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后者是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所有高血压的5%。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的危险因素。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针对病因进行早期预防、及时治疗、膳食的改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高血压的引发因素以及营养膳食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总结,从而使人们能更好的控制危险因素,实施合理的膳食,有效的防治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四)过量饮酒
适量饮酒有利于健康,但过量饮酒则危害健康,饮酒量与血压之间存在线性相关,随着饮酒量的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也逐渐升高。每天饮酒量超过50g乙醇者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增高。过度饮酒还会导致中风的危险。饮酒引起高血压的机制可能是长期饮酒导致体内儿茶酚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肾素-血管紧张素及血管加压素和醛固酮的作用增强,致使钾-钠泵活动异常和离子转运功能障碍,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从而使血管的收缩反应增强,外周阻力增加,引起血压升高。
(注释:[1]恶性高血压即病情进展迅速,舒张压持续≥130mmHg ,并有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渗出和乳头水肿,肾脏损害突出,持续蛋白尿、血尿与管型尿,如不及时治疗,预后差,死亡率高。)
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它们会引起血管的收缩,血压的升高,心脏负荷加重。祖国医学记载: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与内脏相关联,可使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百病丛生。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恐惧状态,易患高血压病。受到冷淡、挑剔、批评及忧虑悲伤和噪音等不良刺激也会引起高血压病。
二.高血压的诊断及临床表现
(一)诊断
主要根据测量安静休息时上臂肱动脉部位血压值,是否血压升高,不能仅凭1次或2次血压值来确定,需要一段时间的随访,观察血压变化和总体水平。一旦诊断高血压必须鉴别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的。下表为成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分类:
类 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 高血压 1级(轻度) 140-159 90-99 2级(中级) 160-179 100-109 3级(重级)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表中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
(二)临床表现
根据起病缓急和病情进展情况,临床上分缓进型高血压和急进型恶性高血压两种。缓进型高血压比较多见,约占95%,起病隐匿,病情发展缓慢,病程长达数年以上,约1∕5患者无症状,早期常无任何症状,偶尔查体时发现血压升高,个别患者可突然发生脑出血,此时才被发现高血压。早期高血压病人可表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眼花等,呈轻度持续性,其轻重与血压增高程度可不一致。后期血压常持续在较高水平,并伴有脑、心、肾等靶器官受损的表现。这些器官受损可以是高血压直接损害造成的,也可以是间接地通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产生而造成的。这些靶器官受损的早期可无症状,最后导致功能障碍,甚至发生衰竭。如高血压引起脑损害后,可引起短暂性脑血管痉挛,使头痛头晕加重,一过性失明,半侧肢体活动失灵等,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可以恢复,也可发生脑出血。对心脏的损害先是心脏扩大,后发生左心衰竭,可出现胸闷、气急、咳嗽等症状。当肾脏受损害后,可见夜间尿量增多或小便次数增加,严重时发生肾功能衰竭,可有尿少、无尿、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
三.高血压患者的营养膳食
当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后,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并结合自身病情和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使血压保持在正常水平或稍低点,正确合理选择服用降压药,同时应配合饮食治疗,合理营养膳食。从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中可知,除了遗传因素外,很多不良饮食都与高血压的发病率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合理的营养膳食,是防治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也是简单、经济、易推广的好方法。下文谈谈高血压患者的营养膳食建议:
(一)限制钠盐
中国人群每天摄入的盐普遍偏高,这对降低血压非常不利。实际每天在食物的基础上,摄入3g食盐就基本上达到人体钠的需要,由于人们的膳食习惯和口味的喜爱,盐的摄入量都远远超过3g的水平,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为3~6g,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健康成人一天食盐的摄入量是6g。膳食要清淡饮食,注意减少酱油、腌熏食品(如咸肉、咸鱼、咸菜、酱菜等)、味精含钠高的食物用量,烹制菜肴时可放少许醋,提高菜肴的鲜香味,帮助自己适应少盐的食物。
(四)选择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蛋白质是人体的必须营养素之一,它的缺乏可以致命。鱼类蛋白质中含丰富的蛋氨酸和牛磺酸,能影响血压的调节作用,使尿内钠排出量提高,能抑制钠盐对血压的影响。大豆含有极丰富的植物性优质蛋白质,对心血管病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所以主张高血压患者选择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例如植物性优质蛋白选用大豆类,动物性优质蛋白选用鱼、鸡、牛肉、牛奶,建议植物蛋白最好是占一半。
(五)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
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饮食容易导致动脉硬化,也容易导致肥胖,所以膳食中脂肪量应控制在总能量的25%以下。烹煮食物时应以植物油为主,动物油为辅,最好以1:0.5的比例混合,因为植物油含多不包含脂肪酸多、维生素E和较多的亚油酸,亚油酸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加速胆固醇的分解、排泄,可防治心血管疾病;动物油含饱和脂肪酸多, 饱和脂肪酸中富含胆固醇,故进食较多的饱和脂肪酸也必然进食较多的胆固醇。所以在膳食中高血压患者要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多选用植物油,如玉米油、大豆油、菜油、花生油、橄榄油、茶油等。少吃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鱿鱼,牛油,奶油、蛋黄等。烹调方法采用蒸、煮、炖为宜。
四.合理膳食促进健康生活
合理的营养膳食,正确的生活方式对高血压患者,对慢性病患者,对亚健康的及健康的人们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健康是人人可求的,那么高血压患者饮食将如何科学搭配,促进健康呢?以食物多样化,谷类为主,粗细搭配,每天250~400克;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日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制品分别300克和30~50克;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搜肉;减少烹调油,每天25~30克,吃清淡少量食盐,每天6克;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三餐分配合理,零食要适当,早中晚以30%、40%、30%分配;每天饮水1200ml,合理选择饮料,咖啡、碳酸饮料、含糖量高的不宜选;要限制饮酒量;每天要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高血压的控制和防止是一个长期,不断坚持的过程,需按时服药,合理的营养膳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监测血压,保持乐观的心情。合理的、科学的营养膳食在高血压的控制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让我们每个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营养健康素质来控制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摘要】: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已占全球人口死亡原因的30%,其中62%的脑卒中和49%的心肌梗死都是由高血压引起的。我国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成人血压普查,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加,总体上成明显上升趋势。2002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27万人群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现在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高、增长趋势明显、危害性增高,然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因此,高血压的防治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让广大人群、高血压患者及其家人对高血压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并结合自身病情和需要,从经济、家庭、健康的角度出发,唯有科学预防、合理调节营养膳食才是万全之策,高明之举。
【关键词】:高血压 营养 膳食
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前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约占所有高血压的95%,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后者是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所有高血压的5%。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的危险因素。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针对病因进行早期预防、及时治疗、膳食的改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高血压的引发因素以及营养膳食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总结,从而使人们能更好的控制危险因素,实施合理的膳食,有效的防治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 高血压的发病因素
- 遗传因素
- 饮食
- 超重或肥胖
(四)过量饮酒
适量饮酒有利于健康,但过量饮酒则危害健康,饮酒量与血压之间存在线性相关,随着饮酒量的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也逐渐升高。每天饮酒量超过50g乙醇者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增高。过度饮酒还会导致中风的危险。饮酒引起高血压的机制可能是长期饮酒导致体内儿茶酚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肾素-血管紧张素及血管加压素和醛固酮的作用增强,致使钾-钠泵活动异常和离子转运功能障碍,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从而使血管的收缩反应增强,外周阻力增加,引起血压升高。
- 吸烟
- 心理及工作压力
(注释:[1]恶性高血压即病情进展迅速,舒张压持续≥130mmHg ,并有头痛、视力模糊、眼底出血、渗出和乳头水肿,肾脏损害突出,持续蛋白尿、血尿与管型尿,如不及时治疗,预后差,死亡率高。)
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它们会引起血管的收缩,血压的升高,心脏负荷加重。祖国医学记载: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与内脏相关联,可使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百病丛生。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恐惧状态,易患高血压病。受到冷淡、挑剔、批评及忧虑悲伤和噪音等不良刺激也会引起高血压病。
二.高血压的诊断及临床表现
(一)诊断
主要根据测量安静休息时上臂肱动脉部位血压值,是否血压升高,不能仅凭1次或2次血压值来确定,需要一段时间的随访,观察血压变化和总体水平。一旦诊断高血压必须鉴别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的。下表为成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分类:
类 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 高血压 1级(轻度) 140-159 90-99 2级(中级) 160-179 100-109 3级(重级)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表中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
(二)临床表现
根据起病缓急和病情进展情况,临床上分缓进型高血压和急进型恶性高血压两种。缓进型高血压比较多见,约占95%,起病隐匿,病情发展缓慢,病程长达数年以上,约1∕5患者无症状,早期常无任何症状,偶尔查体时发现血压升高,个别患者可突然发生脑出血,此时才被发现高血压。早期高血压病人可表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眼花等,呈轻度持续性,其轻重与血压增高程度可不一致。后期血压常持续在较高水平,并伴有脑、心、肾等靶器官受损的表现。这些器官受损可以是高血压直接损害造成的,也可以是间接地通过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产生而造成的。这些靶器官受损的早期可无症状,最后导致功能障碍,甚至发生衰竭。如高血压引起脑损害后,可引起短暂性脑血管痉挛,使头痛头晕加重,一过性失明,半侧肢体活动失灵等,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可以恢复,也可发生脑出血。对心脏的损害先是心脏扩大,后发生左心衰竭,可出现胸闷、气急、咳嗽等症状。当肾脏受损害后,可见夜间尿量增多或小便次数增加,严重时发生肾功能衰竭,可有尿少、无尿、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
三.高血压患者的营养膳食
当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后,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并结合自身病情和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使血压保持在正常水平或稍低点,正确合理选择服用降压药,同时应配合饮食治疗,合理营养膳食。从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中可知,除了遗传因素外,很多不良饮食都与高血压的发病率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合理的营养膳食,是防治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也是简单、经济、易推广的好方法。下文谈谈高血压患者的营养膳食建议:
(一)限制钠盐
中国人群每天摄入的盐普遍偏高,这对降低血压非常不利。实际每天在食物的基础上,摄入3g食盐就基本上达到人体钠的需要,由于人们的膳食习惯和口味的喜爱,盐的摄入量都远远超过3g的水平,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为3~6g,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健康成人一天食盐的摄入量是6g。膳食要清淡饮食,注意减少酱油、腌熏食品(如咸肉、咸鱼、咸菜、酱菜等)、味精含钠高的食物用量,烹制菜肴时可放少许醋,提高菜肴的鲜香味,帮助自己适应少盐的食物。
- 控制体重,避免超重或肥胖
- 补充足够的钙钾镁盐
(四)选择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蛋白质是人体的必须营养素之一,它的缺乏可以致命。鱼类蛋白质中含丰富的蛋氨酸和牛磺酸,能影响血压的调节作用,使尿内钠排出量提高,能抑制钠盐对血压的影响。大豆含有极丰富的植物性优质蛋白质,对心血管病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所以主张高血压患者选择优质蛋白质的食物,例如植物性优质蛋白选用大豆类,动物性优质蛋白选用鱼、鸡、牛肉、牛奶,建议植物蛋白最好是占一半。
(五)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
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饮食容易导致动脉硬化,也容易导致肥胖,所以膳食中脂肪量应控制在总能量的25%以下。烹煮食物时应以植物油为主,动物油为辅,最好以1:0.5的比例混合,因为植物油含多不包含脂肪酸多、维生素E和较多的亚油酸,亚油酸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加速胆固醇的分解、排泄,可防治心血管疾病;动物油含饱和脂肪酸多, 饱和脂肪酸中富含胆固醇,故进食较多的饱和脂肪酸也必然进食较多的胆固醇。所以在膳食中高血压患者要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多选用植物油,如玉米油、大豆油、菜油、花生油、橄榄油、茶油等。少吃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鱿鱼,牛油,奶油、蛋黄等。烹调方法采用蒸、煮、炖为宜。
- 选择纤维膳食和复合糖类
- 戒烟限制饮酒
- 适量的运动
- 自我调节保持心理平衡
四.合理膳食促进健康生活
合理的营养膳食,正确的生活方式对高血压患者,对慢性病患者,对亚健康的及健康的人们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健康是人人可求的,那么高血压患者饮食将如何科学搭配,促进健康呢?以食物多样化,谷类为主,粗细搭配,每天250~400克;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日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制品分别300克和30~50克;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搜肉;减少烹调油,每天25~30克,吃清淡少量食盐,每天6克;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三餐分配合理,零食要适当,早中晚以30%、40%、30%分配;每天饮水1200ml,合理选择饮料,咖啡、碳酸饮料、含糖量高的不宜选;要限制饮酒量;每天要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高血压的控制和防止是一个长期,不断坚持的过程,需按时服药,合理的营养膳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监测血压,保持乐观的心情。合理的、科学的营养膳食在高血压的控制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让我们每个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营养健康素质来控制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chinabjs 编辑:营养保健师培训网)
文章热词:
上一篇:中国食品安全的法律保障
下一篇:营养均衡与减肥瘦身
网友评论
营养师培训视频介绍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